宁阳人才网(www.nyrcw.com.cn)宁阳人才招聘专业网站,宁阳县的网上人才市场!
2014年,湖北省枝江市人社局以“服务民生、稳定就业、促进创业、推动发展”为工作主线,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作风,就业工作亮点纷呈。截至年底,该市城镇从业人数达到103108人,年底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02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低于全省4.6%、宜昌4.2%的控制水平,创历史新低。
实施“栓心留人”工程,精细化服务企业用工。为缓解企业用工压力,促进本地劳动者就地就近就业,该市以2014 年“春风行动”为依托,搭建供求平台。2月7日拉开精细化服务企业用工的帷幕,陆续开展了9场专场招聘会,共有55多家规模以上企业进场开展面对面招聘,提供各类就业岗位5100个,4200人参加招聘会求职,1910人达成就业意向,其中1300多人来自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在此基础上,该市通过不间断地举办各类招聘会,全年共为企业输送劳动者 8716人,其中:通过举办招聘会集中组织推荐和介绍就业7150人,通过人力资源市场直接向用人单位推荐就业1566人。在满足市域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缓解就业压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施“家门口就业”工程,多渠道引导返乡人员就业创业。以帮助“留守儿童”父母实现家门口就业为重点,组织开展了“留守儿童”父母情况调查。收集发送企业用工信息,安排人员到外出务工人员集中地进行“面对面”政策、信息宣传。对返乡人员开展岗前培训。建立了“市、镇、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服务网络和基本信息台账。据统计,截止2014年底,全市返乡就业人员达到1250人,其中:返乡就业的“留守儿童”父母456人。
实施“帮扶工程”,全方位帮扶困难人员再就业。该市人社局广泛开展就业援助、积极开展走访,把困难家庭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失业人员中的“4050”人员、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员、连续失业1年以上的登记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登记入册,实行动态管理,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免费培训、职业介绍、扶持创业等就业服务。同时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着力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多渠道、多形式帮助大中专毕业生、“4050”就业困难群体2263人实现就业再就业。
实施“企业文化再创”工程,增强企业吸纳就业能力。工业园区建设作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服务产业园区建设,增强企业吸纳就业能力,市人社局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从工资指导价位、集体合同签订、企业文化建设、栓心留人办法等方面,全力服务产业园区建设和重点企业发展。2014年,该市每季度都开展了一次空岗调查,了解企业用工需求,场场招聘会都邀请“五园一区”内需用人企业参加,搭建供需平台,实现人才岗位最佳配置。通过企业文化的创建,全市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95%,集体合同签订率90%。
实施“送培训下企下村”工程, 提高技能培训的针对性。为保证市内劳动力供需平衡,该市将职业培训作为工作重中之重,根据企业及求职者的意愿,制定培训计划,具有针对性的开设不同工种的职业培训。如开展首批大学生创业引领培训,培训高校毕业生160名,促进近120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创业;针对企业紧缺的叉车工和市场紧缺的汽车维修工,该市人社局向定点培训机构拨付资金70万元,扶持宜昌市第二技工学校购置设备建立叉车工和汽车维修工培训基地;为助力农家乐的发展,组织宜昌第二技工学校先后在安福寺镇秦家榜村、仙女镇张家湾村就近就地组织开展“烹饪培训”,共培训学员134人,培训后成功创业80人。
实施“一对一”帮扶工程,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贯彻中央、省、州相关文件精神,大力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加大见习岗位开发力度,全市共开发就业见习基地1个,安排72名应往届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见习。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采取“七到位” (对象核准到位、信息查访到位、全面登记到位、逐人联系到位、跟踪服务到位、)的办法,同时加强市内选聘生的管理,建立选聘生工作台账、及时为选聘生发放生活补贴、办理各类保险,进行职称评定,让大学生们免除后顾之忧,安心基层工作。三是开展见习生岗位培训,使他们能真正学到用于工作的知识与技能,对开展工作更有帮助。
实施“信息化建设”工程, 提升服务水平。该市人社局投入190万元为各镇(街办)建立信息化服务网络,在农历新年到来之前将全部投入使用,基层平台的服务功能不断凸显,服务质量持续提升。2014年,乡镇人社服务中心为辖区内就业人员、创业者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全年通过窗口发放宣传资料40000余份,积极组织开展创业扶持、职业培训、用工推荐等服务工作;全市充分就业社区覆盖率达100%;深入落实推进就业信息化建设,将城镇新增就业实名制管理、《就业失业登记证》办理、公益性岗位的管理和待遇发放、职业技能培训登记和培训补贴发放、就业优惠政策等上线运行,提高了就业工作的规范性、实效性。